業界動態
為了一個會講故事的app,Yahoo為什么愿意花5000萬?
上傳時間:2013/11/14
來自:瑞安網站建設
兩周前,Yahoo可能以4000至5000萬收購Qwiki的消息在今天得到了證實,梅姐為了這個會講故事的app,確實花掉了5000萬。在博客里Yahoo寫道,“我們會繼續支持Qwiki,而這個團隊會加入Yahoo! 紐約的辦公室,讓Yahoo! 講故事的體驗做重新設想。” Qwiki有何魅力呢?根據我們之前的報道,這個應用可以將圖片配合音樂簡單匯聚成視頻,就像是將古老的MV形式(幻燈片型的視頻)搬到了移動端。而在定位上,一句"我們不想做視頻分享類應用的前十名,而是想做會講故事的應用的第一名"或許能讓你看到Qwiki的一些想法。 雖然生在Vine之后,但Qwiki有自己的優勢。Vine和Qwiki同樣省去了原本繁瑣的后期剪輯,如果玩過Qwiki你大概會體會到,這個應用可以分析你設備內的圖片,自動根據時間、場景、色調等圖像元素做好照片的排序,讓整個講故事的邏輯顯得更順暢和有趣。 而Vine雖然讓轉場剪輯變得自然,但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是有難度。我自己是Vine的粉,常打開Vine看看有趣的視頻。但即使學過剪輯,還是很難拍出那種受歡迎的短視頻。當我將Vine推薦給身邊朋友時更會發現,“讓視頻有趣”是件有門檻的事。相比Vine這類的視頻分享,Qwiki不需要新技能、思維就能讓用戶做出視頻,可能不及Vine的生動,但大部分人通過這個去講故事的確是沒問題的了。 記得很久以前36氪有些文章評論Instagram為什么能火,其中一個觀察13歲孩子后得出的觀點,是“可以打開話匣才是這一攝影應用的真諦”: “你上傳到 Facebook 上的生日紀念照、你用 Instagram 做的高對比度日落照片、你錄下的歌、在 Twitter 上分享過的 YouTube 視頻——它們都是很好的開場白?!璉nstagram 能夠成功是因為我們可以在數秒之內拍下和制作有趣的圖片,簡單得就像分享文章、視頻或歌的一個鏈接一樣?!? 回望Vine、Qwiki的推出和Instagram的跟進,它們都在讓視頻制作變得更傻瓜容易,讓視頻也能成為好的開場白。圖片和視頻中間其實還有不少公司在探索,如Cinemagram在轉型之前就很有意思:先拍出一段視頻,之后將視頻的亮點部分用 Gif 表現出來,其余的背景部分則用靜態圖片。這樣得到的效果很特別,動靜交融。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,印象中用戶需要做6個甚至以上的步驟。最后Cinemagram放棄了自己的方案,成了一個很像Vine的產品。這說明,讓用戶在類視頻產品上覺得感覺有趣又簡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 Flickr在之前推出的新移動版本,長得很像Instagram,但這也讓產品一下士氣大振:曾被歷任 CEO 所不看好的業務,到了梅姐手里開始死而復生。已有用戶陸續流失,轉而使用 Google+,500px 或者是其他更加社會化、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。梅姐接手之后,Flickr 發布新的 iOS app,用戶數上漲 25%。但怎樣讓龐大的內容 Flickr 庫以親和的方式通過手機或者平板移動電腦分享給用戶呢?有趣又簡單的Qwiki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答案了。 瑞安網頁建設專業服務商--瑞安市聯創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電話:13958850180 上一條新聞:天貓布局“天貓外店” 兩電商服務商獲千萬級投資
下一條新聞:網頁設計模版的一些流行趨勢
|